“天宮二號”中秋夜就要發射了,它有哪些看點?
今日下午,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武平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說:任務總指揮部定于北京時間9月15日22時04分發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今天下午,執行此次發射任務的長征二號FT2火箭已經開始加注推進劑。
觀海解局(微信ID:guanhaijieju)記者了解到,發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主要目的是接受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的訪問,完成航天員中期駐留,考核面向長期飛行的乘員生活、健康和工作保障等相關技術;接受天舟一號貨運飛船的訪問,考核驗證推進劑在軌補加技術;開展航天醫學、空間科學實驗和空間應用技術,以及在軌維修和空間站技術驗證等試驗。
即將在中秋之夜發射的“天宮二號”,都有哪些看點呢?觀海記者帶你揭秘。
我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空間實驗室
三大使命:航天員中期駐留、推進劑在軌補加、在軌維修技術試驗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武平介紹,天宮二號是我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太空實驗室。它采用實驗艙和資源艙兩艙構型,全長10.4米,最大直徑3.35米,太陽翼展寬約18.4米,重8.6噸,設計在軌壽命2年。
天宮二號是在天宮一號(微博)目標飛行器備份產品的基礎上,為滿足推進劑補加驗證試驗需要,對推進分系統進行了適應性改造;為滿足中期駐留需要,對載人宜居環境進行了重大改善,具備支持2名航天員在軌工作、生活30天的能力。
天宮二號裝載了空間冷原子鐘等14項應用載荷,以及失重心血管功能研究等相關航天醫學實驗設備,配備在軌維修技術驗證裝置、機械臂操作終端等在軌維修試驗設備,將開展空間科學及技術試(實)驗。同時還搭載了香港中學生太空科技設計大賽獲獎的3個實驗項目。
按計劃,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發射升空后,將變軌進入高度為384公里的運行軌道,進行在軌測試。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10月中下旬發射前,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進入高度為393公里的近圓對接軌道,等待交會對接。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武平還表示:目前,執行天宮二號飛行任務的航天員系統、空間應用系統、運載火箭系統、發射場系統、測控通信系統和空間實驗室系統,已經完成綜合演練,發射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已基本就緒。
發射天宮二號是全面完成空間實驗室階段任務的關鍵之戰,將為我國后續空間站建造和運營奠定堅實基礎、積累寶貴經驗,對于推進我國載人航天事業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天宮二號”內部設計“更貼心”
跟“天宮一號”相比:沒變的是外形,變化的是“內心”
據央視報道,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發射之后,將會有兩名航天員入住天宮。他們將在那里工作和生活30天,驗證航天員中期在軌駐留,這也是目前為止我國載人飛行時間最長的一次任務。
在一個失重的環境中生活30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為此,“天宮二號”在內部增加了很多貼心的設計,更加方便航天員的工作和生活。
對此,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總設計師朱樅鵬表示:“我們要以人為本,給航天員創造一個更好的生活和工作環境。我們系統地開展了宜居性設計,包括里面的人的衣食住行,包括聲光、艙內的裝飾、降低噪音、還有方便航天員的生活,增加了一些輔助設施。”
首次使用可展開的多功能小平臺。
通信方面為航天員配備了藍牙耳機和藍牙音響。
用地板取代了地毯。
艙內燈光采用米黃色色調,亮度可手動調節,并為每個航天員安裝了床前燈。
事實上,30天的太空駐留不僅是對航天員本身的考驗,也是對我國載人航天技術全新的挑戰。如何長時間提供適合人生活的環境,如何長時間提供包括水在內的物資供給,都將在“天宮二號”任務中得到驗證。
“天宮二號”被稱為我國首個真正意義上的空間實驗室。那么,它與我國2011年發射的“天宮一號”有什么不同?又有哪些技術上的突破呢?
觀海解局(微信ID:guanhaijieju)記者注意到,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是在“天宮一號”基礎上研制的航天器,外形完全相同,卻承擔不同的任務——“天宮一號”是目標飛行器,主要執行的是和載人飛船配合完成空間交會對接試驗任務;而“天宮二號”則是我國第一個具備太空補加功能的載人航天實驗室,要第一次實現航天員30天駐留、第一次試驗推進劑太空補加技術,以及開展大規模的科學實驗。
所以,“天宮二號”相比“天宮一號”,沒變的是外形,變化的是“內心”。
不僅裝備更豪華、裝載量提高、內部環境更好,“天宮二號”上搭載的設備也更先進。“天宮二號”上搭載了全新配套的空間應用系統的科學設備,無論是數量還是安裝復雜程度,都創造了歷次載人航天器任務之最。
值得一提的是,“天宮二號”的系統設計是模塊化的,也就是說它出現問題時可以快速更換和在軌維修,這在國內空間領域屬于首創。
“天宮二號”將成我國最忙碌空間實驗室
各類實驗達到了史無前例的14項
此前央視曾報道,在此次“天宮二號”裝載的設備中,有很多是用來開展空間科學實驗或者驗證一些應用新技術的,這些設備一起被稱作空間應用有效載荷。這次,“天宮二號”上要進行的各類實驗達到了史無前例的14項,堪稱中國載人航天最忙碌的空間實驗室。
今日下午,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武平在召開新聞發布會時再次介紹:在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裝載了14個空間應用載荷,這其中大部分項目都代表著相關科學技術領域的國際領先水平,有望是在這次任務中取得一批重大的發現,比如裝載的空間冷原子鐘,這將是世界上首臺在太空運行的冷原子鐘,它的精度有望實現10的負16次方秒量級的超高精度,將目前在人類太空的時間精度提高1到2個數量級,也就意味著3000萬年才能產生一秒鐘的誤差。所以這個也將是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
再比如裝載的偏振探測儀,這幾個設備將填補當前伽瑪暴觀測中的缺乏偏振探測的手段,通過對伽瑪暴的測量高厘米度的偏振觀測,可以有助于我們了解伽瑪暴的本質,進而開展宇宙結構的起源以及演化整個的研究,當然這個也是現在當前世界科技的一個熱點的科學問題。
還有我們裝載了寬波段成像光譜儀和三維成像微波高度計,它們技術體質很新,指標也很先進。這些載荷的運用將會提高我國在全球氣侯變化研究、大氣污染和大氣成分監測等方面的技術水平,而且也將會產生非常顯著的社會效應和經濟效益。
此外,天宮二號上還將開展多種新材料的制備實驗,以及多個領域的基礎物理的一些空間的實驗。再就是我們還在天宮二號和神舟十一號組合體運行期間還將釋放一顆伴隨衛星,這顆伴隨衛星將跟天宮二號配合聯合開展實驗。總之,天宮二號任務實施將有利促進我國空間科學和應用的技術發展,引領帶動相關科技領域的進步,加快推進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實施。
“天宮二號”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二步二階段的首發飛行器,是第一艘真正意義上的空間實驗室,它將與“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和“天舟一號”貨運飛船交會對接,并共同開展航天員中期駐留任務、在軌維修技術試驗任務、推進劑在軌補加任務,以及一系列空間應用科學實驗、航天醫學實驗、空間站技術驗證試驗等任務,為第三步建造空間站提前開展相關技術驗證。
簡單來說,空間實驗室更像是空間站的前身,是為發展空間站,從載人飛船過渡到載人航天基礎設施的試驗性航天器。也就是說,“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是為建造復雜程度更高的空間站所做的準備工作。
“天宮二號”發射之后,接著,神舟十一號飛船將搭乘2名航天員與“天宮二號”對接,進行航天員在太空的中期駐留試驗。
我國將于2017年上半年,用長征七號運載火箭發射天舟一號貨運飛船,與“天宮二號”對接,開展推進劑補加等相關試驗。2020年前后,完成中國空間站建造任務。
(法制晚報)
本篇文章來源://taozmz.cn/yc/3958.html 齒輪油泵廠家 轉載請保留鏈接。
更多產品:高粘度泵 高粘度泵 //taozmz.cn/cpzx/gnd/ | 瀝青泵 瀝青泵 //taozmz.cn/cpzx/bwb/1589.html |保溫泵 保溫泵 //taozmz.cn/cpzx/bwb/ |不銹鋼泵 不銹鋼泵 //taozmz.cn/cpzx/bxg/|三螺桿泵 三螺桿泵 //taozmz.cn/cpzx/lgb/9.html| 化工泵 化工泵 //taozmz.cn/cpzx/bwb/1597.html |船用泵 船用泵 //taozmz.cn/cpzx/yb/1598.html |汽柴油專用齒輪泵 汽柴油專用齒輪泵 //taozmz.cn/cpzx/bxg/1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