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免费,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正片,五月亭亭中文字幕,自拍偷拍亚洲欧美,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91自拍视频免费,点点娱乐免费视频,久久久久久A亚洲AV综合粉嫩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業務電話:0317-8023730 15030772030
站內搜索:
熱門推薦
  • 電話:86-0317-8023730
  • 傳真:86-0317-8308286
  • 手機:15030772030
  • emall:[email protected]
  • 網址:taozmz.cn
您正在瀏覽:首頁 > 原創信息詳情

葉選寧往事:善打交道 被稱作紅二代之間粘合劑

起床的時候,張延忠看到了這條手機微信。

“爸爸安詳地走了,7月10日凌晨1:10分。”發信人是葉靜子,葉選寧的女兒。

張延忠是葉選寧的“發小”,新中國首任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張鼎丞的女兒。

此前,葉選寧已臥床多日,病危數次。張延忠早有心理準備,但仍覺得突然。幾天前,她剛剛看到葉靜子的朋友圈,分享了兩張祖孫照片。

照片上,幼小的孩子坐在外祖父的病床上。老人合眼躺著,左手伸出被子,抓住小外孫的左腳腳踝。小外孫則把手搭在了外祖父的手上。

張延忠覺得感動又心酸,她想,葉選寧的手還有勁。

但是,葉選寧離世的消息就這樣突然傳來。

馨兒

“馨兒手術,爸應去滬參加會診。萬一來不成,請馨兒原諒這個‘逆流’的老爸爸吧!”

1970年五六月間,身在湖南的葉劍英心急如焚,卻無法到出事的葉選寧身邊,只得一封又一封地寫信,追問兒子手臂的傷勢。

不久前,被下放到天津軍糧城軍隊農場的葉選寧,往粉碎機里送雜草,不慎右臂卷入機器。當地醫院勉強為他接上了胳膊,但機能幾乎完全喪失。葉選寧決定去上海,再動一次手術。

當時,靠邊站的葉劍英被“戰備疏散”,下放到湖南。屋子里唯一可用的手搖式電話機質量不佳,他常常聽得不甚清楚,請求接線員想想辦法,減輕線路干擾,卻被接線員沒好氣地呵斥一番。他掛了電話,雙手發抖,滿眼含淚,卻也無可奈何。

寫信成了他和孩子溝通的路徑。“馨兒”是葉選寧小名,是從湖南雙峰縣荷葉鎮大坪村大夫第叫出來的。

1938年,葉選寧出生于香港。幼時的他,沒有見過父親。那時葉劍英任中共中央長江局委員、南方局常委,正在國統區負責宣傳、聯絡工作。一年后,因形勢緊張,同樣參加了革命的妻子曾憲植將兒子送回了湖南老家。

荷葉鎮大坪村的大夫第是曾國荃造的,曾憲植是他的五世孫。曾國荃,曾國藩九弟,湘軍主要將領之一。據說,大夫第是湘軍打下太平天國重鎮安慶之后,曾國荃帶著擄來的金銀財寶建造的。府第有九進十八廳,共148間房屋。

葉選寧在此間長大,被稱為馨兒,后來讀書、識字,直到1950年。新中國成立后,葉劍英從廣州進京,特意繞道湖南接他。這是他第一次見到父親。進京后,他與闊別11年的母親重逢。

母親住在椿樹胡同中國婦聯機關大院東北角的一間小屋里。沒有暖氣,用一個小蜂窩煤爐燒飯取暖。父親已再娶,他有同父異母的哥哥姐姐和妹妹,后來又有了弟弟和妹妹,住在北長安街上。他有時住父親家,有時住母親家,對父母都十分孝順。

1971年,“九一三事件”后,葉劍英回京,重新以中央軍委副主席身份,擔負起主持軍委日常工作的重任。葉家情況逐步好轉,葉選寧決定去衡水看下放的母親。

那時的曾憲植是“專政對象”,經歷了假槍斃,每日拉水挑糞,血色素十分低。葉選寧給母親帶去了一條臘肉、一小瓶辣醬和兩條簡裝的“大前門”香煙。母子相見時,他講述了自己斷臂的經歷,痛痛快快地哭了一場。他走后,母親在住處失聲痛哭。

后來,葉選寧回京,鼓起勇氣給毛澤東寫信,詳陳母親的處境和身體狀況,請求批準她回京治病。毛澤東批準了,第二天,曾憲植就被接回了北京治療。

粉碎“四人幫”之前,葉劍英常常派葉選寧替他出面,做溝通工作。

開國上將蘇振華的兒子蘇承德向《中國新聞周刊》(微信ID:china-newsweek)回憶,那時葉選寧和堂弟葉選基常常開著吉普車,在老帥、將軍的家里串聯、傳遞消息。他們都知道,葉選寧代表著葉劍英。

張延忠回憶,那時,葉家的兩個大孩子都有自己的崗位,葉選寧更自由一些,況且,他接觸面寬,消息源豐富,又很聰明,成為葉劍英的臨時“聯絡員”理所當然。

1980年代,葉選寧給曾憲植辦了一次生日宴。宴會地點選在澳門,葉選寧提前了幾個月,就開始考慮地點、流程、蛋糕之事。

蘇承德被邀請參加。去之前,葉選寧一一過問了來賓送的禮物,并很直白地告訴他們,什么東西母親會喜歡,什么東西母親不喜歡。

那時還沒有生日禮帽,葉選寧特意訂做了一個鮮花花冠,戴在母親頭上。

在蘇承德印象里,一生坎坷的曾憲植很少笑,那天卻始終笑吟吟的。

1986年,葉劍英去世,骨灰安放在了廣州。張延忠回憶,操持葬禮的是葉選寧。從發小到老同志,似乎沒有他不熟悉的,他能聯絡也能調動得了各方的人。

1989年,曾憲植去世。不到五年,父母雙亡,葉選寧按照老家風俗,蓄發蓄須以守孝。胡須他過了三年才剃,有一陣必須戴帽子才能遮住凌亂的頭發。

這幾年,右臂常常疼痛,有人勸他截肢。他說,身體發膚,受之父母,好歹我現在還是四肢健全的。對方亦不再提此事。

70年代末,葉選寧(站立者)和習仲勛(左一)、廣東省委書記劉田夫(左二)、葉劍英(右二)和楊尚昆(右一)在一起。圖|受訪者提供

阿寧和老總

天已經黑透了,地上有厚厚的積雪。張延忠和葉選寧送走了回京過年的同學,沒買到車票的他倆搭伴從火車站往回走,沿著大道,一腳深、一腳淺。

葉選寧放聲唱著俄語歌。周圍靜悄悄的,他的聲音介乎男高音和男中音之間,很好聽。

路過秋林商店時,發現還開著門,他們跑進去買了一瓶酸黃瓜。倆人伸著兩只手指,你夾一塊、我夾一塊吃了起來,一邊吃一邊走,繼續唱著歌。

這是1959年,葉選寧和張延忠都就讀于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同學中還有王若飛的獨子王興。十多年后,張延忠、王興結為了夫妻。

葉選寧初到北京時,北長安街有一群歲數相仿的孩子們,其中就有張延忠和王興。幾個孩子逐漸熟識。張延忠向《中國新聞周刊》(微信ID:china-newsweek)回憶,葉選寧讀住宿制學校,通常在周末、假期回家。

葉選寧是孩子王,大家都管他叫阿寧。或許是從小受的教育良好,而且天生聰慧,懂得多,點子也多,雖個子不高,那些個子比他高、年紀比他大的,卻服服氣氣地跟著他。

1956年,18歲的葉選寧參軍。不久后,他被選入軍委大連俄專,但因中蘇關系緊張,最終沒有去成蘇聯留學,于1958年轉入了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就讀導彈工程相關專業。第二年,張延忠、王興也進入了這所學院。

那時的葉選寧喜歡音樂。有時,葉家父子會合奏一曲。葉劍英拉胡琴,葉選寧吹笛子,有觀眾的時候,就給大家表演一場,沒觀眾的時候,父子倆自娛自樂。

他也喜歡踢足球、游泳。張延忠回憶起少年時的葉選寧,總能想起精瘦的他光著膀子跳進水里游泳的樣子。

1960年,因身體不好,葉選寧進入現在的北京理工大學繼續讀書,畢業后,他回到導彈部隊,轉戰多地。

葉劍英第四個孩子葉向真的前夫劉詩昆,就是在這期間與葉選寧相識的。

劉詩昆向《中國新聞周刊》(微信ID:china-newsweek)回憶,1959年,他與葉向真剛剛認識,常去葉劍英家拜訪。有時葉選寧放假回來,他們會打個照面。葉選寧話不少,喜歡開玩笑。

之后的一個暑假,葉劍英去東北,葉向真、劉詩昆陪同前往,葉選寧也在。大家接觸多了,熟悉起來。

劉詩昆愛喝白酒,有時,葉選寧就在一旁逗他喝酒,劉詩昆微醺了,葉選寧卻還沒怎么沾酒。后來回了北京,葉選平、葉選寧、劉詩昆以及另一個親戚一起喝酒,葉選寧照樣喝得不多,其他三人卻喝高了,躺了一兩天才緩過來。劉詩昆笑說,葉選寧是“坐山觀虎斗”。

相比喝酒,葉選寧更喜歡書法。他一歲抓周,抓了支毛筆。三歲開始,先后由老外婆(母親的奶奶)、外公和舅父教寫字。他喜歡上寫字,不斷練習。

文革開始后,作為中央音樂學院年輕教師的劉詩昆被打成反革命,他自我申訴,寫了一篇幾千字的文章,拜托葉選寧抄好。綠色的紙洋洋灑灑寫了幾十頁,張貼在中央音樂學院的白墻上。

文革開始后,老干部們多多少少都受了沖擊,孩子們放了羊。葉家如同開了流水席,被抄家的、沒地方去的,十幾號人擠了進來,隔兩天又換一撥人,大多是葉家孩子小時候的玩伴。張延忠就住過葉家,也住過王震家。

后來,葉選寧下放到天津,張延忠與他常有聯絡,并未間斷。

葉選寧胳膊出事后,張延忠收到了他寫的信。信寫得并不凌亂,字跡清晰,她無法想象,這是葉選寧從三天的昏迷中醒來之后,用完好的左手寫的第一封信。

葉選寧赴上海動第二次手術時,妻子趕到了上海,張延忠和王興一同作陪。手術之后,葉選寧的胳膊接上了,但喪失了全部功能。他看起來并沒有失落、低沉,不斷問著其他人的近況。

直到在衡水見到母親,葉選寧才痛痛快快地哭了出來。

葉選寧沒有因此變成一個偏執的人。每一位接受采訪的人都說,他寬厚而爽朗。從這一點上來說,他似乎遺傳了母親的基因。

曾憲植為人豪爽。在朋友們的印象中,她有一雙大眼睛,說話幽默。

她住的屋子很小,沒有沙發,吃飯的小矮桌由四張板凳拼接而成,但每天晚飯后,她的屋子里總是擠滿了人。有機關幼兒園的娃娃們,奶奶長、奶奶短地叫喚著,同事們也過來找她拉家常、談工作,偶爾還打上幾圈麻將。她有時還會唱上幾段京戲。同齡人叫她阿曾,小孩叫她阿曾媽媽。

文革后,曾憲植獲平反,補發了工資。她忙給同樣落難的老朋友打電話:“你快來,我有很多錢,你要多少拿多少。”

文革之后,聽說誰沒平反,誰家的房子被占了拿不回來,葉選寧總會出主意、想辦法。從老干部到文化人,很多人都和葉選寧有過來往,得到過他或多或少的幫助。許多事情,只要他出面就能迎刃而解。

蘇承德也受過葉選寧的幫助。妻子留學美國,留在當地行醫。蘇承德赴美簽證辦不下來。葉選寧從別人口中聽說后,主動攬過這事。在葉選寧的幫助下,一周后,蘇承德繞道香港,辦好了赴美的探親簽證,與妻子團圓。

碰到看不慣的人和事,葉選寧會當面說出,但這并不妨礙他在對方需要時出手幫忙。

“他是紅二代之間的粘合劑。”蘇承德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微信ID:china-newsweek)。

1990年代的一天,蘇承德和妻子回國探親。葉選寧聽說他們回來了,派人接他們到自己家吃面。

這天,是葉選寧的生日。

蘇承德看到了一張很大的音樂賀卡,上面寫著:

親愛的老總,你是我們家的主心骨,是我們家的外交部長和內政部長。我們全家都由衷地祝福你,生日快樂。

“老總”的稱呼最初是由誰叫起來的,劉詩昆已記不得了。葉選寧喜歡在家里組織聚會,大家開玩笑叫他老總。這個稱呼越傳越開,后來連哥哥姐姐都這么稱呼他。

葉選平、葉楚梅、葉向真、葉選廉、葉文珊和他們的配偶都在賀卡上簽了名。

葉家子弟,一個不落。

老板

“衛平,我老矣,說話可能不管用了,你堅持住。”

收到葉選寧這條短信的時候,52歲的李衛平正在新疆,任新疆軍區政治部副主任。

這是他來新疆的第三個年頭,因長期在邊陲工作,他和妻子始終異地分居。老領導葉選寧很關心他,為他給上級寫信、打電話,但沒能管用。

李衛平向《中國新聞周刊》(微信ID:china-newsweek)回憶,他與葉選寧的相識,是1985年。那時,他在總政治部辦公廳的秘書系統工作,葉選寧是總政治部聯絡部的負責人。1990年,李衛平調到這個部工作,擔任秘書,受葉選寧的直接領導。之后的17年里,他的工作單位有過調整,但始終都在葉選寧的領導下工作。

他管葉選寧叫“老板”。這不是他的發明。因工作性質特殊,葉選寧對外通常以中國凱利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等身份示人。“老板”這個稱呼,符合實際,也上得了臺面。

有報道曾說,某位國家領導人也管葉選寧叫“老板”。李衛平向《中國新聞周刊》(微信ID:china-newsweek)證實,此事屬實,領導人開玩笑地稱葉選寧“岳老板”(他在工作中化名岳楓)。

蘇承德曾陪著“老板”在大陸之外見客人。見面通常是保密的,有時在某個酒店,有時在某個飯局上。葉選寧有個優點,記性好,與他聊天,不用擔心冷場,他永遠能接上話茬,也總能記住其他人生活里的小事。

那次見的是一個華人。見面之前,葉選寧把他的生平記了個大概,一見面,華人尚未正式介紹自己,葉選寧已能順著他的話頭往下接。飯局散了后,華人對蘇承德感慨,葉選寧實在是厲害。

葉選寧善于與各種人打交道,用李衛平的話說:“他廣交新朋友,不忘老朋友。”

他的一個下屬在外工作多年,回來看他,帶了一塊假的勞力士表。下屬對葉選寧說:“老板,我沒什么錢,你也知道,這肯定是假的。”葉選寧毫不在意:“我只有一個胳膊,但我收下了。”說完就讓人戴在了自己的左手上。

但他對身邊人要求嚴格。1997年,李衛平從副師級升正師級,報告打了上去,到了葉選寧手里。葉選寧打電話給他:“這官你不要當了。在我身邊,‘進步’得就是要比別人慢。”

李衛平曾親眼見到,1992年十四大召開之前,葉選寧寫了三封信上呈領導。

當年年初,他被醞釀為單位的十四大代表。4月10日,他上書總政治部。信中說:“我收到了對我的鑒定的征求意見稿,據說是為了當十四大代表用的。我大吃一驚,惶惶不可終日,我深知自己的素質不可以作為黨員的代表去參加如此神圣的大會,我絕對不具代表性。”

他說,鑒定上“好話連篇”,不符合他的實際情況,“有一些表揚是不對的”。他自我剖析說,自己比較右,說話隨便、不分場合,有時不尊重領導,作風散漫,“思想和行為上都不乏自由化的傾向”。

但此信并未改變組織的決定。

6月18日,葉選寧再次寫信,直接上書時任國家主席、中央軍委第一副主席楊尚昆。

他說:“他們誤會認為我只是謙虛,我想不要因為這個誤會而造成更大的歷史誤會。懇請您幫助我解脫。”

在信中,他更為直白地剖析了自己:“我甚自知,我之所以能成為一個共產黨員,是因為我的父母都是老共產黨員,共產黨生我養我教育我,我對共產黨要忠誠。我離開共產黨便一無所有,這就是我的政治。”

“我長到五十多歲,并未能成熟為一個自覺的共產黨員。充其量,不過是一個較為肝膽的江湖中人矣。我從來沒有想過,我能夠代表除我自己以外的任何一個共產黨員。……如今,這個五十五歲的娃娃,再希冀有太大的改造實在艱難。我帶著這樣的一身毛病,來登上一座神圣的廟宇,我注定會死無葬身之地。”

他說,自己這一代人,挑擔子晚,應沉下去,做一些實事。“過去,羅榮桓同志要求,特殊戰線的干部,要心甘情愿地甘當無名英雄。我想,也并不只是一種思想情操的追求,而是因為這種工作必須這樣,不無名,便無法為黨工作。”

7月22日,葉選寧第三次給楊尚昆寫信,開頭即說:“我再次向首長乞骸骨。我自己反復衡量,自己絕對不是做官的材料,這是很客觀的一種評估,懇請首長相信我。”

三封信都是經李衛平寄出的。他記得,當時葉選寧右臂疼痛難忍,整夜整夜睡不著,左臂也因此受了牽連,長信的后半截常常字體潦草,人也筋疲力竭。

李衛平說,首長如此,自己怎么還好意思要官呢。

葉選寧非常喜歡曾國藩寫給弟弟曾國荃的一副對聯:“千秋邈矣獨留我,百戰歸來再讀書。”當時曾國荃被削職,意志消沉,臨別之際,曾國藩贈其對聯,勉勵他修身養性、再有作為。這副對聯還是李衛平告訴葉選寧的,那是90年代初,葉選寧正處于事業的低谷。

葉選寧十分喜歡這句話,常常書寫,送過李衛平,也懸于自己書畫展的開頭。

作為葉選寧的下屬,李衛平的事業也遇到了波折。葉選寧送了一幅字給他:“把酒論當世,先生小酒人,大圜猶酩酊,微醉不沉淪。”

這是魯迅得知清末光復會成員范愛農醉酒落水去世的消息后寫就的。原句說:“微醉自沉淪。”葉選寧把“自”改成了“不”。

2005年,李衛平剛結束了某地的7年派駐工作,不到兩個月,又被一紙調令派到了新疆。

臨行前,他去廣州看望已經退了的葉選寧,感慨自己“浮舟滄海,立馬昆侖”,葉選寧很直白:“你需要我給你做點什么嗎?需要我找領導,不讓你去嗎?”李衛平搖搖頭,說自己會赴任,葉選寧連說幾聲好。

一個月后,身在新疆的李衛平收到了別人帶來的一封信,信里是葉選寧寫的一幅字。其中說:“唯孤臣逆子,其慮也遠,其謀也深,而故達也。”

李衛平深知葉選寧的意思,他沒敢裱,仍然將之放在信封里。駐新疆的7年間,每當困難、孤獨的時候,他就拿出來看看。“我身邊,比我官大的、官小的,因為腐敗進去的,有8個人。我沒進這個圈子,都是因為葉選寧。”

2011年前后,葉選寧曾病危住進北京協和醫院。李衛平正好有事回京,去醫院看他。他全身插著管子,看李衛平來了,騰地坐了起來:“你不好好守邊關,跑回來干什么?”

李衛平當即落淚:“老板,對不起,我回北京辦事,來看看你。他們說你不行了。”葉選寧點點頭:“是不行了,我能管的地兒越來越小,將來就只有一個盒子了。”

“老板”還是像過去一樣。他勸李衛平“不要沽名釣譽”,熱心地關心他的夫妻分居問題解決沒有、女兒找到了對象沒有。李衛平既感動,又有些哭笑不得。

肝膽江湖中人

葉選寧喜歡熱鬧。

劉詩昆去廣州看葉選寧時,他的家里總有朋友在。

家里放滿了東西,到處堆著宣紙,有寫過字的,也有空白的。葉選寧并不特意為了迎客而收拾。到了飯點,他招呼大家吃飯,平時吃什么那天也吃什么,并不會為了朋友多加幾個大菜。

脫下軍裝之后,身邊人幾乎沒見過他穿西裝。他常穿一件貼著倆大口袋的寬松大衣裳。最正式的衣服,也不過是一身中式褂子。平時見客,總是十分隨意。

他任凱利公司一把手時,常去香港。他不喜住酒店,有時住弟弟家,有時就由下屬給他租一間房子住著。

每到晚上,他喜歡有一幫人陪著自己聊天、喝酒。有的時候,還會去唱最時興的卡拉OK。

蘇承德說,葉選寧嗓子好,純靠天然發聲,唱姜育恒的那首《小丑》特別傳神,不過他唱得最好的還是俄語歌曲,比如《三套車》《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在“俄專”念過書的他,俄語流利,不需要看字幕就能把曲子原汁原味地唱下來。

他似乎有語言天賦,俄語、英語都不錯,國內的方言學什么像什么。

他從小并不長在廣東,但能說地道的粵語。后來,他走南闖北,和某個地區的人接觸,一陣子過后,就能模仿對方的口音,與之交流。

他打小練書法,右手受傷十年之后,開始用左手練習。后來,他喜歡上草書,也喜歡隸書。寫字見到好的、喜歡的,他都要抄寫百遍以上,無論工作多繁重,每天都堅持。他的書法常落款為“雁洋葉三”。葉劍英是梅州雁洋人,葉選寧在葉家6個子女中排行第三。

在黃永玉的印象中,葉選寧精研書法的嚴謹,像個潛心修行的和尚。“我們天各一方,有時夜半醒來,想到葉三此刻正在練字,登時眼前一個胖子燈下狂書的畫面,十分好笑。”

蘇承德說,葉選寧并不像一些書法家,寫字前沐浴焚香。家里來客人時,他常常抽著雪茄,聊著天,筆下不停。對方低頭一看,一幅作品已經寫就。葉選寧喜歡詩詞,他寫字的時候,不需要對著詩詞原著抄錄,都是刻在腦海里的句子,從筆下奔涌而出。

一次飯局上,葉選寧指了指蘇承德,對其他人說:“你們聊你們的,我們文化人聊我們的。”蘇承德認為,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他和葉選寧性情相投。

朋友勸葉選寧開書法展,他拒絕了多次。2014年總算開了,把展覽名字定為“習字展”,又出了一冊《葉選寧習字集》。他說,60歲正是自己感覺有些心得的時候,73歲大病一場,鬼門關上一游,視力日差,腰腿也漸力不從心,字又寫不出來了,又要從頭來過。“出一本‘習字’,辦個展,算是交份作業,拿出來請大家批評。”

劉詩昆說他早年說話直率,偶爾會諷刺別人。不過朋友都知道他本性如此,并沒有惡意,開的玩笑過重了,也不會和他計較。這兩年,他平和了不少。

不過,在李衛平眼里,葉選寧多年來沒什么變化,尤其是,“愛哭”。

走在路上,看到小女孩拉琴賣藝,葉選寧就坐下看著,回頭問李衛平,帶錢了沒有,給她一百塊。末了,倆人走了,葉選寧一步三回頭,拿著手絹擦眼淚。

李衛平說,葉選寧不做錦上添花的事,只喜歡做雪中送炭的事情。

今年3月底,葉選寧給張延忠去電,想見她。

自葉選寧退了之后,他們通常靠電話、郵件聯絡。有時,張延忠、王興夫婦會去廣州、珠海看他;有時,他們會相約一個地方,大家都趕到那里匯合。這兩年,葉選寧的身體欠佳,會面也少了。

張延忠趕到廣州的中山醫院。葉選寧已是肺癌晚期,十分痛苦,但仍問老朋友們的現狀,尤其又問她:“你有沒有缺口?”

張延忠立刻就懂了。王興因病住院,他們二人沒有其他收入,全靠工資,葉選寧怕他們的工資不夠花。

蘇承德說,葉選寧“有名士氣派,有俠肝義膽。”

李衛平向《中國新聞周刊》(微信ID:china-newsweek)回憶,上世紀90年代,葉選寧去成都種牙,平時閑著沒事,去了杜甫草堂。門口有個小伙子在賣字、刻章,葉選寧常去看,品評一番。后來,他和小伙子成了朋友。

他請小伙子給他刻了一個閑章,一直保存著。上書四個字,是他自己選定的:閑云野鶴。


本篇文章來源://taozmz.cn/yc/3156.html 齒輪油泵廠家 轉載請保留鏈接。
更多產品:高粘度泵 高粘度泵 //taozmz.cn/cpzx/gnd/ | 瀝青泵 瀝青泵 //taozmz.cn/cpzx/bwb/1589.html |保溫泵 保溫泵 //taozmz.cn/cpzx/bwb/ |不銹鋼泵 不銹鋼泵 //taozmz.cn/cpzx/bxg/|三螺桿泵 三螺桿泵 //taozmz.cn/cpzx/lgb/9.html| 化工泵 化工泵 //taozmz.cn/cpzx/bwb/1597.html |船用泵 船用泵 //taozmz.cn/cpzx/yb/1598.html |汽柴油專用齒輪泵 汽柴油專用齒輪泵 //taozmz.cn/cpzx/bxg/1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