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盲井村”案犯:消失一段時間回來就蓋房子
法制晚報訊(記者 王選輝)范賢銀根本沒有想到,忠厚老實的父親范厚友會被后媽宋順群騙出去殺害,偽造成礦難死亡。范厚友死亡后,宋順群和其他6人一起在煤礦老板那領走了75萬賠償款。警方介入后發現,這是一起偽造礦難騙取賠償的故意殺人、詐騙案。隨后,5人落網,2人在逃。
7名嫌犯多來自于云南西北部山區的昭通市鹽津縣石筍村。又是石筍村!2016年5月30日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檢方的一份公訴書顯示,74名故意殺人偽造礦難騙取賠償款系列案的被告人被提起公訴。而這74名嫌犯大多數來自鹽津縣,74人中的50余人更是來自石筍村。來自同一個地區,采用相同殘忍手段分別在不同地區犯下了相同罪行,石筍村被推向輿論的風口浪尖。
《法制晚報》(微信ID:fzwb_52165216)記者連日來在石筍村探訪發現,“礦難”是這個村子繞不開的關鍵字眼。這個經濟貧困、交通閉塞的村莊村民,從20世紀90年代到煤礦中打工,在一次次事故中成為礦難的受害者,到后面將制造礦難變成一門“生意”。
范厚友家人與煤礦方簽下賠償協議書,其中記錄了宋順群等7人聯合殺死范厚友,并騙取賠償金75萬
石筍村唯一在工商登記的企業——石筍煤礦,目前處于停產狀態
1973年出生的范厚友就是紅碧村人,忠厚老實、家中貧困的他婚姻并不順利,兩任妻子均與他離婚,離開村莊。
2013年10月,宋順群帶著范厚友離開云南后,第二天就將其殺害,并獲得75萬賠償金。
現在家中還放著范厚友死前的衣物。
故事
來者不善 后媽藏禍心
鹽津縣廟壩鎮紅碧村,毗鄰石筍村,因海拔高、溫度低而被列為高寒山村。同樣是貧困村,紅碧的經濟狀況比石筍還差。“石筍村在山腰,紅碧村在山頂。”開了10年摩的的老楊指著山上說。
1973年出生的范厚友就是紅碧村人,忠厚老實、家中貧困的他婚姻并不順利,兩任妻子均與他離婚,離開村莊,留下兒子和范厚友一起生活。日子雖然過得緊巴巴,倒也平安無事。
但宋順群的出現,讓這個家開始發生變化。宋順群(女)是石筍村人,早年和丈夫離婚后一直單身。讓范家人覺得奇怪的是,2013年夏天開始,宋順群竟然“看上”范厚友,開始和他走近接觸,要“處關系”。
范厚友的姐姐范厚珍對《法制晚報》記者直言:那時就覺得宋順群“來者不善”,按照范厚友的條件,宋順群不可能會看上他。另外,村子有不少人傳宋之前和另外一個男人正好著。她提醒范厚友要注意,別被騙了。
范厚友最終沒聽家人們的勸阻,和宋順群確立了關系。
“是否領結婚證并不清楚,但他們是向外界表態成為夫妻了。”范厚友的兒子范賢銀說,父親讓他喊宋順群“干媽”。
騙婚殺人 獲75萬賠償金
2013年10月,宋順群就帶著范厚友離開云南,來到陜西省白水縣南橋煤礦。10月一天夜里,范賢銀收到父親的短信,上面只有兩個人的名字:宋順群、劉孝其。之后,范賢銀再也聯系不上父親,撥打電話也處于關機狀態。
而一段時間后,宋順群出現在了石筍村,一改此前拮據的樣子,開始在裝修房屋。范賢銀找到“干媽”宋順群詢問父親的下落,得到的答復是“我也不清楚”。范家人開始起疑心,并向公安機關報警。
范家人并不知道,此時距離范厚友死亡已經過去一個多月。范厚友在南橋煤礦意外死亡,宋順群等7人冒充死者家屬,在煤礦老板那領走了75萬元賠償金。陜西白水縣公安機關也針對范厚友死亡后的種種疑點,前往鹽津縣調查。
直到公安機關的人來到紅碧村,范賢銀才得知父親已經死亡的噩耗。冒充死者家屬的宋順群等5人迅速被公安機關抓獲,另有兩人在逃。宋順群等人領走了賠償金,而真正的死者家屬卻未獲得一分錢的撫恤金,范家開始尋求司法援助。曾在廟壩鎮工作過的鹽津縣司法系統干部黃清正(化名)接受范家的委托,為該案提供司法援助。
黃清正給《法制晚報》(微信ID:fzwb_52165216)記者提供了南橋煤礦和范家的賠償協議,協議顯示:2013年10月26日,犯 罪嫌疑人林登正、劉孝其、趙章貴、翟緒元、宋詩華、胡貴仙、宋順群將范厚友殺死于南橋煤礦井下,后冒充死者家屬,騙取死亡賠償金75萬。2014年4月,死者范厚友家屬來與南橋煤礦協商死者賠償一事,南橋煤礦一次性賠償范家20萬死亡賠償金。
黃清正說,他們一行人到陜西和南橋煤礦溝通時,商談了一周才愿意再給20萬賠償。“礦老板覺得自己也是受害者,遇到這種事情很倒霉很委屈,之前就已經被騙走了75萬元。”
深挖
貧困村莊 50多人涉案
2013年宋順群等人偽造礦難案發后,并未獲得很大的輿論關注,真正讓這件事獲得全國關注的是,今年5月30日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檢方的一份公訴書,74名故意殺人偽造礦難騙取賠償款系列案的被告人被提起公訴。
他們涉嫌于2010年至2014年間,在山西、陜西、內蒙古等六省區殺害17人,并偽造礦難,以騙取賠償款。而這74名嫌犯大多數來自鹽津縣,74人中的50余人更是和宋順群一樣來自石筍村。
為了教育村民,2014年7月19日,廟壩鎮政府在石筍村村委會門口張貼了一封公開信,村民從公開信中知道了電影《盲井》和“殺豬匠”的掙錢生意:“一些人喪盡天良,將金錢與生命畫上等號,甚至金錢大于生命,通過購買智障人員、以高工資誘騙親人朋友外出打工,將其帶到礦上打工后,伺機殺害偽造礦難,再找人冒充其家屬,向礦主索要巨額賠償金。”
公開信指出,廟壩多次發生“盲井”式犯罪,在石筍、流場、紅碧等地尤為突出。截至2014年7月,廟壩鎮已抓獲犯罪嫌疑人13人。
抓捕
便衣警察深夜行動
開了10年摩的的老楊介紹,這個偏遠閉塞的村子原本很少有外人出入,今年開始,突然來了很多外地人,后來才知道原來都是內蒙古來的便衣警察。
不少村民回應,抓捕行動開展了幾次,都是在夜里或凌晨進行。最近一次最大的規模是在5月12日夜里。據媒體披露,村里的楊姓家族有8人被控制。楊尚康、楊尚貴和楊尚英、楊尚會四兄妹、楊尚康的兒子楊祿龍、楊尚貴的老婆龔興平、楊尚英的前夫代吉容,以及代吉容的妹妹代吉中。
楊尚會的鄰居告訴《法制晚報》記者,5月12日夜里,幾個警察進入楊尚會家中,將其強行帶走。6月17日,記者在當地探訪時看到,楊尚會利用所住4層樓房開了一家“迎春樓賓館”,同時還銷售五年洞釀白酒,但敲門始終無人應答。
致富
“消失一段時間回來就蓋房子”
在石筍,能有錢在家里蓋上一棟樓房,是不少本地人一輩子的奮斗目標。“按照當地人打工的收入,想蓋一棟將近20萬的樓房,并非短時間內能夠實現。”
而在石筍村木林社,卻在近幾年蓋起了不少3層樓房。而就在這個村民小組,是被抓捕嫌犯最集中的地區。其中,涉“盲井式犯罪”的村民中,不乏父子、兄弟、兄妹等近親式或家族式的團伙。
在木林社農村道路一旁,嫌犯楊尚康、楊尚貴兄弟倆的家就坐落于此。三棟兩層房屋并排在一起,左右兩邊屋子緊閉卷簾門,只有中間房屋開著大門。中間屋子主人楊華(化名)對《法制晚報》記者介紹,三棟房屋都是楊家建的,后來他花費18萬買下了中間那棟,其余兩棟由楊尚康、楊尚貴兄弟倆居住。
楊華說,楊尚康、楊尚貴兩兄弟,平常時間都在家,和其他打工的不太一樣。事發后,一個去年被抓,一個今年5月份被抓,現在家中只留下4個正在上學的小孩。
艾汪全,是內蒙古檢方關于“盲井式犯罪”通報中的首要主犯。據《都市快報》報道,2015年9月12日艾汪全在蒼南落網。艾汪全向蒼南警方交代,從2013年初到2014年11月,他先后在山西、陜西、內蒙古參與制造了三起礦難,共詐騙賠償金150多萬元。
艾汪全新修的二層樓房則是在木林社的一座山頭上。一樓貼著蓋好房子后的招財符,寫著:日進千鄉寶,時招萬里財;中間四個字是:招財進寶。
內蒙古檢方起訴的第二號主犯王付祥的家,位于木林社上方的聯排房屋的最右邊。面對記者的來訪,王付祥的兒子面露不悅。他直言,自己和父親的關系并不好,王付祥和他母親之前就離婚了,前幾年就在昭通買房住下,被抓時人也在昭通。
鄰居介紹,王付祥早年是在外開貨車賺錢,平時比較好賭,沒存下多少錢。前兩年,王付祥突然消失了一段時間,回來就開始蓋房子了。村里不少人都很納悶,王付祥則對外解釋說:我是賭博賺到大錢了。
在村子里,不少村民都對“盲井式犯罪”嗤之以鼻,愿意向記者講述自己了解的情況,“這些人的確該抓,他們的存在讓村子一直籠罩在‘白色恐怖’當中,總擔心自己也會出事。”
現狀
石筍村欲通過養殖業脫貧
貧困,是石筍村給人的第一印象。
而公開資料顯示,石筍村,隸屬廣南縣楊柳井鄉,地處廣西西林縣那佐鄉邊,屬于山區。距離鎮38.00公里,面積19.00平方公里,海拔1364.00米,年平均氣溫16.00℃,年降水量940.00毫米,適宜種植玉米、烤煙等農作物。
該村轄達幕、木門、龍仕等18個村民小組。
從柿鳳公路前行,在“石筍煤礦”指示牌右轉拐入朝天馬山脈,蜿蜒的道路兩邊都被種上了玉米。石筍村村委會外張貼的貧困戶“掛星摘帽”行動公示欄上,列明全村有518戶貧困戶。在村道邊的一處屋墻上,刷著標語:“人多地少困難大,少生孩子是辦法”。
廟壩鎮政府內,最顯眼的位置都貼著“扶貧攻堅”的字眼。墻上貼出的基本情況顯示,截至去年底,廟壩鎮有建檔立卡的貧困戶4044戶12849人,占全縣人口的16%。
廟壩鎮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攻堅作戰示意圖顯示,“盲井式犯罪”出現最多的石筍村,被要求脫貧時間是2017年,由昭通市衛生局作為掛鉤扶貧單位,計劃新建道路40.4公里,硬化村組道路66公里,發展 砂仁1120畝,養殖牛800頭,養蜂200箱,養兔30000只,異地搬遷集中安置72戶,分散安置315戶。
反思
“窮,不能是犯罪的擋箭牌”
廟壩鎮鎮長王存能對法制晚報(微信ID:fzwb_52165216)記者直言,“扶貧是當地第一黨政要務,是村鎮干部目前最重要的任務。”廟壩鎮一鎮領導介紹,在當地,出門打工占據了農民收入的半邊天。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一個村民一年到頭能種6000斤玉米,大約能賣7000元左右,減去肥料、籽種等其他費用,只剩三四千元。“在這里,一年到頭種地,還不如出門打工一個月的收入。”
“貧窮,不能成為任何犯罪開脫的理由。”另一鎮領導直言,石筍村并不是當地最窮的,在廟壩鎮也屬于中游。其他更窮的村子,犯罪的情況都比較少見,更不用說如此情形惡劣的犯罪行為。貧困的確會成為社會問題的導火索,但貧窮本身并不是什么罪惡,也不應該成為極端犯罪的擋箭牌。
沒有人說得清楚,石筍村“盲井村”犯罪源頭從何而來。有一些當地村民分析,貧困并不是導致這些人走向犯罪的主因。賭博,才是促使罪惡萌芽、發展甚至膨脹的根源。在村里,隨處可見當地人在一樓客廳內打著麻將,一群人圍觀。
摩的師傅老楊向記者介紹,當地還流行一種“打馬車”的賭博游戲,參與者每人拿5張牌,5張牌的數字相加,其中3張或者4張湊夠24點,就形成“斗”,其余的點數就是“斗”的大小。參與者用“斗”的大小和莊家相比,贏的一方就可以領走賭資。
當地人介紹,出現在內蒙古檢方起訴書中的王付祥、汪強文等人,平時都嗜賭成性,“殺人賺到的錢,除了一部分蓋房子了,其他都用在賭上。”
追溯
死于礦難到制造礦難
在石筍村支部下,有一個圍成的大坑,黑色的煤渣散亂堆放在坑內,兩臺挖掘機停在一旁,這就是石筍村唯一在工商登記的企業——石筍煤礦。這也是石筍村民第一個接觸煤礦這個事物的源頭,目前煤礦處于停產狀態。
工商資料顯示,石筍煤礦法定代表人為羅華剛,成立時間是2009年7月6日,經營范圍為:煤炭生產、洗選、銷售。石筍煤礦實際的成立時間比2009年更早。據當地煤礦工人介紹,石筍煤礦2003年左右就開啟,年產十多萬噸,主要在本地銷售。近兩年銷售狀況不行,“工人工資都發不出了,就停產了。”
該煤礦工人說,最早煤礦創立時,吸引了不少石筍村民前來打工,有三四千收入。“偶爾出現幾次小工傷,并沒有出現礦難死亡的情況。”
在鹽津縣法院的司法文書中,可以查到幾次石筍煤礦出現工傷的信息。2004年,工人周義祥在挖煤時因煤井頂板脫落砸傷腰部,石筍煤礦對其補償11200元,并安排其在煤礦燒水、掃地等輕微工作;2013年,工人蔣細群在采礦時,被煤罐車撞傷,多處骨折,被認定為九級傷殘。
當地知情人分析,村民是從石筍煤礦接觸到煤礦,了解到工傷賠償。后來,村子的男人們走出大山,來到山西、陜西等地方煤礦挖煤,而這些煤礦多是安全條件較差的小煤礦或者黑煤礦。他們在這個過程中遭遇了礦難,獲得了賠償的同時也了解到礦難賠償。
在石筍村的田野邊,有一座墳,墓碑資料顯示,死者閔秀全,48歲,2006年9月16日,在山西高平市一煤礦遇難;在村中的一處交叉路口,有另一座墳,死者楊仕強,23歲,同樣是2006年9月16日于山西高平市煤窯遇難。兩人的墓碑上寫著同樣的挽聯是:“一去千里終成別,魂歸故鄉杳無音。”
從礦難的受害者,到成為礦難的制造者,是什么原因造就?
鹽津縣司法系統干部黃清正向《法制晚報》記者分析認為,出現這種情況,是犯罪者、嫌疑人一次得手后,嘗到巨額賠償金的甜頭,很難收手。而他們所在的村莊的村民們,很多人對于他們的所作所為心知肚明,卻沒有作出過任何阻止罪惡發生的舉動。加之此類案件不能張揚的特點,在不少案件中,呈現鄉親之間、家族化的犯罪人員構成。另一方面,礦主息事寧人、私了的心理,也助推了一些人鋌而走險。
稿件統籌/朱順忠
本版文并攝/深度記者 王選輝
本篇文章來源://taozmz.cn/yc/2814.html 齒輪油泵廠家 轉載請保留鏈接。
更多產品:高粘度泵 高粘度泵 //taozmz.cn/cpzx/gnd/ | 瀝青泵 瀝青泵 //taozmz.cn/cpzx/bwb/1589.html |保溫泵 保溫泵 //taozmz.cn/cpzx/bwb/ |不銹鋼泵 不銹鋼泵 //taozmz.cn/cpzx/bxg/|三螺桿泵 三螺桿泵 //taozmz.cn/cpzx/lgb/9.html| 化工泵 化工泵 //taozmz.cn/cpzx/bwb/1597.html |船用泵 船用泵 //taozmz.cn/cpzx/yb/1598.html |汽柴油專用齒輪泵 汽柴油專用齒輪泵 //taozmz.cn/cpzx/bxg/1599.html